针对粉煤灰及其他工业固体废弃物的综合利用,工信部节能与资源综合利用司巡视员李力提出了建议。
一要加强政策引导。有关部门应研究完善相关政策措施,积极发挥技术改造、清洁生产等现有资金渠道的支持和主导作用,鼓励地方创新节能减排单项工作的支持方式,加大推进力度。
二要发挥市场作用。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强化企业的主体地位,激发企业的活力和创造力,使更多的企业参与到工业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循环利用的行列中,使得这一资源利用的进程得以提升。
三要创新工艺技术。通过建立产业创新联盟,推动产学研用结构创新,着力利用关键固废技术、工艺和装备,提升行业的整体技术水平,增强核心竞争力。
四要开拓应用领域,推动建设工业固废综合利用示范工程。在粉煤灰、工业副产石膏、尾矿、赤泥等领域,选取综合利用量大、产值高、技术装备先进、在产业链中起到关键节点作用的项目,组织实施重大示范工程,通过不断拓展新的应用领域,带动行业的整体发展。
五要探索商业模式。工业固废被开发、被综合利用的过程,也是一个不断创新的过程。这是一个重要的环节,与此同时一些新的商业模式、运行机制也同样重要。
六要加大推广力度。要持续深入推进工业固废综合利用基地建设工作,把已经确定的12个试点基地的建设工作逐步做好,进行综合评估,认真总结他们的经验和成功做法,并加以推广。同时,通过发布先进适用技术目录、技术交流现场会的方式,加快技术的推广应用。
建筑材料工业技术情报研究所崔源声教授指出,前些年,我国火力装电机组呈现爆炸式增长,粉煤灰产生量也急剧增加,从2001年的1.54亿吨增加2013年的5.8亿吨,增长了3.1倍。预计今年全国粉煤灰产量将达6.2亿吨,居世界首位。
崔源声认为,根据《能源发展战略行动计划(2014~2020年)》,2020年我国煤炭消费将达到顶峰,未来一段时期,我国粉煤灰产生量总体将保持增长趋势。针对我国粉煤灰综合利用存在的产生量大、地区利用不平衡、市场需求下降、循环流化床粉煤灰利用存在困难等问题,建议提高粉煤灰的活性和附加值,利用粉煤灰替代粘土等资源生产新型墙材产品,生产基础设施的预制构件,提取硅、铝、镁、铁、磷、钙、锗等有价元素,避免粉煤灰残渣形成二次污染;开发生产陶瓷砖、石油压裂支撑剂等高附加值利用技术,提高产品附加值和运输半径,解决煤电集中产区粉煤灰过剩的问题。
中国标准化研究院博士王秀腾在总结了我国粉煤灰综合利用标准体系发展趋势后指出,在几类大宗工业固废中,粉煤灰综合利用是走在前列、较为突出的。目前我国已有20余项各级粉煤灰综合利用标准,标准制定在大宗固废领域中最好,但远远还不够。未来有关部门应继续围绕粉煤灰产品,完善产品及使用类标准;同时要加强粉煤灰的管理标准研制,防止环境风险,并兼顾公益性、检测方法等。
“作为实体经济,创新驱动就是要创新培养、用好、吸引人才的机制,提高科研人员成果转化的收益比例,全方位调动科研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山西晋坤矿产品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李亚军告诉记者,他们是一家以煤矸石为原料研发、生产和销售煅烧高岭土的专业公司,产品主要用于造纸、涂料、橡胶、塑料、电线电缆和PVC等行业。该公司依靠专业技术团队,采取多种办法鼓励科技人员投入科技研发。
“目前,创新驱动不足仍是严重制约固废综合利用发展的主要短板。要实现固废利用产业绿色发展,必须从资源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国能神州高科技公司副总经理王建民认为。

点击图片进入活动官网预约参会 >>
|